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有關分娩方法」標籤的文章

產後傷口處理方法

摘錄自 孕媽媽懷孕袐笈 產後身體會因分娩的過程而出現不同的傷口,每個傷口都需要小心處理,以免引致炎症,後果可以很嚴重。 腹部傷口 剖腹分娩造成的傷口,一般在4至7天後拆線,產婦在出院後要自行清潔傷口。傷口不可沾水,若產婦要進行沐浴,必須使用防水膠布保護傷口,如不小心令傷口沾到水份,要立即更換紗布及將水分抺乾,在更換時要用消毒火酒輕抺傷口,每抺一下需換上一片清潔的棉花,待傷口乾透後才貼上清潔紗布。若出現發燒、傷口爆裂或發炎流膿,應立即找醫生診治。 會陰傷口 現時大部份醫生會使用可溶線繨合會陰傷口,故不用拆線,但仍需保持清潔,大小便後需要清洗會陰傷口。 子宮傷口 產後產婦會開始排出惡露,惡露如月經一樣,但色澤最初為紅色,其後慢慢轉為褐色,約12天後又會漸漸轉淡。若惡露過多,則可能胎盤留在子宮內或患上子宮炎,應儘快求醫。 乳房傷口 餵哺母乳時,乳頭可能被嬰兒咬傷或受細菌感染而引致乳腺炎,產婦會出現胸部紅腫,疼痛情況,甚至發燒,同樣需要儘快求醫。同時要注意哺乳時的清潔,每次餵哺前後都應清潔乳頭及乳房位置,如出現損傷,可由醫生處方外用藥膏塗抺傷口,避免傷口發炎。 小貼士 產後要小心處理傷口,以免引發其他併發症,尤其會陰傷口要保持清潔,大小便後都要用清水清洗。 我也有寫Blog介紹兒童圖書,有興趣可到這網址:  http://kidsbooks.sumlook.com 如想得知森綠媽媽最新的童書推介,請到可以到以下的臉書link和like😊😊 https://m.facebook.com/SumlookKidsBooks/ 如有興趣可以訂閱我們在YOUTUBE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mlook

產後3天身體的變化及要注意的事項

摘錄自 孕媽媽懷孕袐笈 每位母親經過懷孕和分娩的過程後,身體會再次發生變化,以調整至未懷孕前的狀態。在這時期,婦女除了要多加休息及調補身體外,還要注意這階段可能出現的疾病,包括因細菌感染引起的產襪熱,腎盂腎炎,乳線發炎等。 產後首3天,產婦身體仍然很虛弱,同時由於傷口疼痛,行動會諸多不便,故應盡量休息,以免弄傷傷口。 自然分娩的首3天 第1天 分絻後應仰臥或側臥休息,讓體力恢復。下體開始排出惡露,故約4小時後,可躺著更換產婦專用衛生巾,若流血過多,應立即通知醫生或護士。同時產後6至10小時內要排第一次小便,若無法排出時,可能要導尿,以免尿液積聚過久而導致膀胱炎或腎炎。小便或大便都可躺著進行。 在首3天,子宮會有較強烈的收縮情況,令下腹產生疼痛,這是產後陣痛,強弱因人而異;可服用止痛藥減輕痛楚,待體力恢復後,可慢慢開始下床活動,也可以開始餵哺母乳。開始時母乳分泌較少,顏色很淺,這是「初乳」,營養成份相當豐富;如果母乳真的不夠時,可用奶粉補充。同時餵哺母乳時,子宮收縮可能會更加劇烈,這是子宮恢復的反應,故不用過份擔心,若疼痛嚴重,可告訴醫生。 第2天 可以自行前往洗手間大小便及更換衛生巾,並進行簡單的清潔,如洗臉,刷牙及清洗下體。每次大小便後都應使用傷口沖洗器清潔外陰部,然後才換上清潔的衛生巾。同樣要多加休息,每隔2至4小時 可坐著餵哺母乳並可做一些乳房按摩,以增加乳汁分泌。 第3天 開始可以走動、站立,但時間不宜過長,還是應多休息。每天早上測乳汁的分泌量,檢查子宮的恢復狀況及會陰部繨合的癒合情況。同時可以開始學習替嬰兒更換尿片及沐浴,以及接受一些育兒指導。 剖腹分娩的首3天 第1天 由於剖腹分娩需要施用麻醉藥,加上身體會極為疲勞,故分娩後首天只宜臥床休息。此時惡露已開始排出,由於身體虛弱,可請護士協助更換衛生巾。同時手術後不可進食,至醫生許可後才可進食流質或固體食物。若情況許可下,體力恢復亦可以開始餵哺母乳。 第2天 傷口仍然疼痛,可以坐在床上休息,或由人參扶下,嘗試下床。可以每隔2至4小時餵哺母乳,以及進行簡單的乳房按摩。由醫生檢查剖腹傷口及清潔。 第3天 可以開始進食,及自行往洗手間進行簡單清潔,同樣在每次大小便後要用傷口沖洗器清洗外陰部及換上清潔衛生巾。正式開始授乳。 注意事項 如3天後仍無法排便,要...

不同分娩方法的好處和壞處

摘錄自 ‘ 孕媽媽懷孕秘笈 ’ 自然分娩/順產 好處: 1.胎兒經過狹窄的產道娩出時,肺泡內的羊水會被擠出,頭部亦受壓迫,呼吸中樞獲得刺激,可增加胎兒離開母體後肺部的呼吸工能。 2.母親復原較快,亦可更快開始坐月。 壞處: 1.胎兒從產道娩出,產後陰道容易出現鬆弛,可能影響日後性生活,產後要進行收緊陰道運動。更年期過後,比較容易有子宮垂脫及遺尿的情況。 2.如有臍帶纏頸的情況,胎兒可能有缺氧的情況出現。 人工分娩 A.引產 好處: 避免胎兒在不健全的胎盤內繼續逗留,及可縮短陣痛時間。 壞處: 與自然分娩相同。 B.吸引分娩 好處: 可幫助筋疲力竭的母親娩出胎兒,及幫助胎兒頭部轉到合適的位置,儘快結束分娩過程。 壞處: 被吸引杯吸住的胎兒頭部,會有產瘤(腫起的瘤)出玩,約2、3日後自動消失。 C.產鉗分娩 好處: 與吸引分娩相同。 壞處: 有機會引致胎兒頭部受傷或引起腦障礙,必須由經驗豐富醫護人員操作。 無痛分娩 A.吸入麻醉 好處: 較簡便的麻醉方式,不會影響胎兒呼吸,但止痛效果一般。 壞處: 母親如吸入過量氣體,有機會在睡眠的狀態下生產,亦可能引起嘔吐。 B.止痛針注射 好處: 止痛效果顯著。 壞處: 過量注射會引致胎兒呼吸受到抑制。 C.硬膜外麻醉 好處: 產婦上半身是清醒狀態,可在無痛而清醒的情況下,親歷胎兒誕生的一刻,止痛效果達98﹪。 壞處: 要由麻醉專科醫生進行手術,麻醉針插入十分狹窄的範圍,潛在一定風險。可引致頭痛、腰痛,並會增加手術助產的機會。 D.陰部神經麻醉 好處: 對產婦及胎兒的影響最少,操作簡單,沒有副作用。 壞處: 持續時間較短,無法完全止痛。只適用於會陰切開時的止痛。 E.剖腹分娩 好處: 省卻經歷產前陣痛及生產的痛楚,胎兒亦避免了宮內受困和缺氧的風險。 壞處: 復原時間較長;胎兒的肺功能需要較長時間運作,才可正常呼吸。不建議多次生產(超過3胎) 注意:無論選擇那一種生產方式,必先以胎兒的安全為首要考慮 我也有寫Blog介紹兒童圖書,有興趣可到這網址:  http://kidsbooks.sumlook.com 如想得知森綠媽媽最新的童書推介,請到可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