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0的文章

不宜給BB帶手套

摘錄自 專業育兒手冊 有些家長為了防止BB抓臉或吃手,就給BB戴上手套,其實這樣做是弊多利少。 手是智慧的來源,大腦的老師。手的亂抓、不協調活動等,是精細動作能力的發展過程。BB通過吃手,進而學會抓捏玩具、吃玩具,這樣探索是其心理、行為能力發展的初級階段,是一種認識過程,也是一種自我滿足的行為,為日後手眼協調打下了基礎。如果給BB帶上了手套,可能防礙斷口腔認知和手的動作能力的發展。 新生兒生來就有握持的本領,可以經常讓BB學習抓握或握手指,以促使BB從被動握物發展到主動抓握,從而促進BB雙手的靈活性和協調性,這對大腦智慧潛能的開發大有好處。 父母應每天清洗BB的小手,替BB剪指甲,鼓勵BB盡情玩耍雙手,BB懂得了手抓臉不舒服或痛,才懂得「還是不抓好」、「這是我的臉」,於是,改為用手背蹭臉,漸漸才學會拿玩具。 我也有寫Blog介紹兒童圖書,有興趣可到這網址:  http://kidsbooks.sumlook.com 如想得知森綠媽媽最新的童書推介,請到可以到以下的臉書link和like😊😊 https://m.facebook.com/SumlookKidsBooks/ 如有興趣可以訂閱我們在YOUTUBE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mlook

產後傷口處理方法

摘錄自 孕媽媽懷孕袐笈 產後身體會因分娩的過程而出現不同的傷口,每個傷口都需要小心處理,以免引致炎症,後果可以很嚴重。 腹部傷口 剖腹分娩造成的傷口,一般在4至7天後拆線,產婦在出院後要自行清潔傷口。傷口不可沾水,若產婦要進行沐浴,必須使用防水膠布保護傷口,如不小心令傷口沾到水份,要立即更換紗布及將水分抺乾,在更換時要用消毒火酒輕抺傷口,每抺一下需換上一片清潔的棉花,待傷口乾透後才貼上清潔紗布。若出現發燒、傷口爆裂或發炎流膿,應立即找醫生診治。 會陰傷口 現時大部份醫生會使用可溶線繨合會陰傷口,故不用拆線,但仍需保持清潔,大小便後需要清洗會陰傷口。 子宮傷口 產後產婦會開始排出惡露,惡露如月經一樣,但色澤最初為紅色,其後慢慢轉為褐色,約12天後又會漸漸轉淡。若惡露過多,則可能胎盤留在子宮內或患上子宮炎,應儘快求醫。 乳房傷口 餵哺母乳時,乳頭可能被嬰兒咬傷或受細菌感染而引致乳腺炎,產婦會出現胸部紅腫,疼痛情況,甚至發燒,同樣需要儘快求醫。同時要注意哺乳時的清潔,每次餵哺前後都應清潔乳頭及乳房位置,如出現損傷,可由醫生處方外用藥膏塗抺傷口,避免傷口發炎。 小貼士 產後要小心處理傷口,以免引發其他併發症,尤其會陰傷口要保持清潔,大小便後都要用清水清洗。 我也有寫Blog介紹兒童圖書,有興趣可到這網址:  http://kidsbooks.sumlook.com 如想得知森綠媽媽最新的童書推介,請到可以到以下的臉書link和like😊😊 https://m.facebook.com/SumlookKidsBooks/ 如有興趣可以訂閱我們在YOUTUBE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mlook

產後3天身體的變化及要注意的事項

摘錄自 孕媽媽懷孕袐笈 每位母親經過懷孕和分娩的過程後,身體會再次發生變化,以調整至未懷孕前的狀態。在這時期,婦女除了要多加休息及調補身體外,還要注意這階段可能出現的疾病,包括因細菌感染引起的產襪熱,腎盂腎炎,乳線發炎等。 產後首3天,產婦身體仍然很虛弱,同時由於傷口疼痛,行動會諸多不便,故應盡量休息,以免弄傷傷口。 自然分娩的首3天 第1天 分絻後應仰臥或側臥休息,讓體力恢復。下體開始排出惡露,故約4小時後,可躺著更換產婦專用衛生巾,若流血過多,應立即通知醫生或護士。同時產後6至10小時內要排第一次小便,若無法排出時,可能要導尿,以免尿液積聚過久而導致膀胱炎或腎炎。小便或大便都可躺著進行。 在首3天,子宮會有較強烈的收縮情況,令下腹產生疼痛,這是產後陣痛,強弱因人而異;可服用止痛藥減輕痛楚,待體力恢復後,可慢慢開始下床活動,也可以開始餵哺母乳。開始時母乳分泌較少,顏色很淺,這是「初乳」,營養成份相當豐富;如果母乳真的不夠時,可用奶粉補充。同時餵哺母乳時,子宮收縮可能會更加劇烈,這是子宮恢復的反應,故不用過份擔心,若疼痛嚴重,可告訴醫生。 第2天 可以自行前往洗手間大小便及更換衛生巾,並進行簡單的清潔,如洗臉,刷牙及清洗下體。每次大小便後都應使用傷口沖洗器清潔外陰部,然後才換上清潔的衛生巾。同樣要多加休息,每隔2至4小時 可坐著餵哺母乳並可做一些乳房按摩,以增加乳汁分泌。 第3天 開始可以走動、站立,但時間不宜過長,還是應多休息。每天早上測乳汁的分泌量,檢查子宮的恢復狀況及會陰部繨合的癒合情況。同時可以開始學習替嬰兒更換尿片及沐浴,以及接受一些育兒指導。 剖腹分娩的首3天 第1天 由於剖腹分娩需要施用麻醉藥,加上身體會極為疲勞,故分娩後首天只宜臥床休息。此時惡露已開始排出,由於身體虛弱,可請護士協助更換衛生巾。同時手術後不可進食,至醫生許可後才可進食流質或固體食物。若情況許可下,體力恢復亦可以開始餵哺母乳。 第2天 傷口仍然疼痛,可以坐在床上休息,或由人參扶下,嘗試下床。可以每隔2至4小時餵哺母乳,以及進行簡單的乳房按摩。由醫生檢查剖腹傷口及清潔。 第3天 可以開始進食,及自行往洗手間進行簡單清潔,同樣在每次大小便後要用傷口沖洗器清洗外陰部及換上清潔衛生巾。正式開始授乳。 注意事項 如3天後仍無法排便,要

真假分娩先兆

摘錄自 強生嬰兒網站 如果妳正在作假分娩先兆,妳會有感覺起來好像是真的,但實際上強度不夠讓妳的分娩真正開始的收縮。也就是說,它們不會讓子宮頸 變薄或擴張。這類的收縮稱為假子宮收縮,如果強度或次數增加,它們很容易感覺起來像要分娩,但通常都不太規則,最後也會緩和或停止。她們可能在真正分娩來臨前間歇性的出現好幾天(甚至好幾周)。 假分娩先兆的包括: 不規則且強度好像沒有增加的收縮。 疼痛集中於妳的下腹部和腹股溝而非穿越子宮到下背部的疼痛。 當妳移動或散步時便會消失的收縮。 真正分娩的跡象包括: 無法停止的強烈收縮。 胎兒位置下降。在分娩開始前幾周,有些孕婦便感覺嬰兒下降到他們的骨盆。當胎兒下降時,妳或許會覺得呼吸比較容易,因為胎兒已經不再往上擠壓橫隔膜,但妳會覺得對膀胱和骨盆的壓力增加。 子宮頸的黏液栓被排出。黏液栓是數量很少的黏稠黏液,作用在於阻塞子宮頸和子宮間的通道,避免感染。有時當黏液 栓被排出時,會染上一些微量的咖啡色、粉紅色或真血。如果分娩還沒開始,通常在妳看到黏液栓後的一兩天就會分娩了。 羊水破了。妳可能會覺得羊水湧出,或是細流(19% 的人只感覺到微微的滴漏),有些人則覺得介於兩者之間(29%)。通 常分娩在羊水破裂後沒多久開始。 其他分娩的徵兆包括腹瀉及背痛。 分娩的先兆因人而異,因此越接近預產期越要好好地傾聽妳的身體。 我也有寫Blog介紹兒童圖書,有興趣可到這網址:  http://kidsbooks.sumlook.com 如想得知森綠媽媽最新的童書推介,請到可以到以下的臉書link和like😊😊 https://m.facebook.com/SumlookKidsBooks/ 如有興趣可以訂閱我們在YOUTUBE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mlook

新生兒宜穿好襪子

摘錄自 專業育兒手冊 新生兒不會走路,不必穿鞋,但還是要穿襪子,原因如下。 1.新生兒的體溫調節功能尚未發育成熟,產熱能力較小,而散熱能力較大,加上體表面積相對較大,更容易散熱。當環境溫度略低時,新生兒的腳就會發涼,如果穿上襪子,可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避免著涼受寒,孩子也覺得舒服。 2. 新生兒隨著月齡的增長,四肢活動增多,甚至手舞足蹈或者亂踢亂蹬,很容易損傷皮膚、腳趾,穿上襪子可以減少損傷的發生。 3.小兒皮膚接觸外界環境愈來愈多,一些髒東西如塵土等有害物質,容易通過嬌嫩的皮膚侵襲身體,增加感染的機會,穿上襪子可起到清潔衛生作用,還可防蚊蟲叮咬。 給新生兒選擇襪子以棉線襪為佳,大小一定要合腳,千萬不要過大。 我也有寫Blog介紹兒童圖書,有興趣可到這網址: http://kidsbooks.sumlook.com   如想得知森綠媽媽最新的童書推介,可以到以下的臉書link和like😊😊 https://m.facebook.com/SumlookKidsBooks/ 有興趣可以訂閱我們在YOUTUBE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mlook

培養新生兒自然睡眠的習慣

摘錄自 專業育兒手冊 有些新生兒出生後,睡眠規律尚未形成,該睡覺時不睡,甚至哭鬧,人稱「扭眼瞓」,只有大人將其抱起,拍拍搖搖,或者含著乳頭才能入睡,這習慣是大人給養成的。 新生兒大腦發育還不健全,出生後幾乎大部分時間都處於睡眠狀態,每天大約有18﹣22小時在睡眠中,只有短時間清醒。清醒後很快就會感到疲倦,這時孩子常以「哭」表示他累了,只要環境安靜、舒適,片刻後孩子就本能地自然入睡。 可是有許多家長最怕孩子哭鬧,常常是孩子一哭就抱起來。其實,「哭」是新生兒的本能要求。當孩子哭時,家長要分析一下哭的原因。一般新生兒在吃飽奶後又無其他不舒服(如尿片濕了,皮膚皺褶處濕了等)時,哭鬧常常是疲倦的表示。如果這時大人總是抱著孩子拍、搖等,倒是破壞了孩子本能的自然睡眠的調解規律,而形成新的條件反射。這樣,孩子以後則必須在大人的拍、搖情況下才能入睡,漸漸地養成「扭眼瞓」的壞習慣。 所以,當新生兒確實是因為疲倦而哭鬧時,可採用以下方法誘導孩子自然入眠:首先,媽媽要靠近孩子,並發出單調、低弱的嗷嗷聲;或在BB睡前播放柔和輕慢的音樂,久而久之讓BB形成條件反射聽到這些音樂就知道該睡覺了;或者將孩子的單側或雙側手臂按在他的胸前,保持在胎內的姿勢,使孩子產生安全感,他就會很快入睡。這樣,孩子慢慢地就養成自然入睡的習慣。 另外,新生兒的臥室空氣要新鮮,睡覺前要洗臉、洗手,被褥要清潔舒適,清洗臀部,換好尿片,餵足量的奶,這些都有利於新生兒睡眠習慣的養成。 想知更多有關 嬰兒枕骨扁平,請按入這文章。 想知更多有關 嬰兒的睡姿,請按入這文章。 想知更多有關 提倡嬰兒趴著睡,請按入這文章。 我也有寫Blog介紹兒童圖書,有興趣可到這網址:  http://kidsbooks.sumlook.com 如想得知森綠媽媽最新的童書推介,請到可以到以下的臉書link和like😊😊 https://m.facebook.com/SumlookKidsBooks/ 如有興趣可以訂閱我們在YOUTUBE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mlook

兒童大腦之解讀

摘錄自 雛曉雜誌2010年創刊號 過去,人們錯誤地認為人類的智商(IQ)是與生俱來的;也錯誤地以為頭腦的好壞取決於當下腦的容量,亦即由遺傳基因所決定。不過,醫生的研究早已證實正常新生兒的腦神經細胞約為160億個,和成人相差無幾。更發現這些腦細胞的功能在3歲前約可完成60﹪;8歲前完成80﹪;更有報導指出從胎兒時期開始,“在人腦的發育便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於是,在人類腦袋活動最密集的時期給予幼兒適當的刺激、營養、教導,將可開發大腦潛能,使孩子更聰明”成為了許多學者的研究議題。 研究顯示,新生兒腦的重量約390克,已達成人腦重量的25﹪,但新生兒的體重卻只有成人體重的5﹪。腦重量隨年齡而增長,速度先快後慢,到了3歲,腦重量即達成人腦重量的75﹪,發展至此漸趨緩慢。 幼兒的腦重量增加,並不是腦神經細胞(神經元)增殖的結果,而是腦神經細胞結構的複雜變化。研究指出大腦的神經細胞的數量,在母體32周以後就已接近成人。其中具備感覺、思考等中樞神經功能的神經細胞(Neurone)約有四、五億,其他則屬於膠質細胞(Glia)。 胎兒的腦部發展:懷孕3周腦部細胞開始成長;懷孕8周胚胎的大腦皮層已可分辨;懷孕15周腦細胞長成;懷孕27周大腦皮層快速成長;懷孕32周腦神經細胞數目已接近成人的腦細胞。為了達到大腦複雜化的功能,會分化出許多樹狀突起(Dendrites),其中最長的一支稱為軸突,前端會分支並與另一支神經細胞連接。如此,四、五億的腦神經細胞相互連接,交錯成腦部網絡。 孩子生命的前3年是腦神經細胞形成樹突的關鍵期,至於膠質細胞,則扮演保護軸突的重要功能,稱為”髓鞘化“,如同是線絕緣體的保護殼。樹突網路愈密集,表示腦部活動愈發達,愈能勝任複雜艱巨的工作;而頭腦使用愈頻繁,髓鞘化程度也愈強。因此,決定人類智力高低的因素,不是腦細胞的多寡,而是樹突網路的密集程度。 樹突網路的形成,主要來自感官經驗的刺激,如果缺乏適當的刺激,幼兒的腦部網路就無法形成,而由頭腦支配的語言、動作、情緒等發展就會受阻。因此,掌握幼兒學習的敏感期,給予足夠的刺激,即能靈活孩子的大腦,為日後的心智發展奠定優良的網絡結構。

我們想孩子學會什麼?

摘錄自 6A的力量 生活在 批評、指責 中的孩子, 吹毛求疵、尖酸刻薄 生活在 敵意、敵意 中的孩子, 性格暴躁、爭鬥不合 生活在 嘲笑、奚落 中的孩子, 縮頭縮腦、自卑、怯懦 生活在 恥辱、羞愧 中的孩子, 沒有自尊、深感罪惡 生活在 容忍、友善 中的孩子, 心胸豁達、平易近人 生活在 鼓勵、推動 中的孩子, 培覺安全、自強自信 生活在 讚賞、肯定 中的孩子, 體諒別人、知足感恩 生活在 正義、公平 中的孩子, 掌握原則、涇渭分明 生活在 安全、穩定 中的孩子, 心態平穩、信念堅定 生活在 支持、認同 中的孩子, 珍惜生命、自愛自尊 生活在 無條件接納 中的孩子,便 生活在上帝愛的懷抱中

坐月禁忌 (食物篇)

摘錄自 產前產後大補鑑 1. 必須要待惡露乾淨才可以吃薑醋,以及其他「行血」的補品,如鹿茸。 2. 不可以吃生冷的食物、飲料,如魚生等,因為削弱腸胃功能。 3. 多吃鐵質豐富的食物,如豬肝,補充生育時大量的血液流量。 4. 餵母乳都可以吃雞酒,但需要看BB的反應,如他們面紅紅,應相隔三至四小時才再餵母乳。 5. 橙和蕉均屬寒涼食物,坐月其間不宜進食。 6. 一些溫補的水果如榴槤、龍眼都可以進食。 7.節瓜、蕃茄、菠菜在中醫的角度均屬「正氣」的蔬菜,可以進食,反而白菜屬寒涼,少吃為妙。 8.若坐月期間患有感冒應停止服用任何補品。 9.飲用紅棗水代替白開水,會更容易被賜胃吸收。 我也有寫Blog介紹兒童圖書,有興趣可到這網址:  http://kidsbooks.sumlook.com 如想得知森綠媽媽最新的童書推介,請到可以到以下的臉書link和like😊😊 https://m.facebook.com/SumlookKidsBooks/ 如有興趣可以訂閱我們在YOUTUBE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mlook

宜提倡讓孩子趴著睡覺

摘錄自 專業育兒手冊 過去,人們相信只有胸部有毛病,或身體虛弱的孩子才會趴著睡,這是不正確。 讓孩子趴著睡是有益的。我國的傳統做法是讓嬰兒仰臥或頭側向一邊,往往把頭睡變了形,所以,應讓孩子經常更換睡覺姿勢和體位。 現代醫學認為,孩子趴著睡有益於胸廓和肺的生長發育,尢其是對未滿月的新生兒有保健的作用,有利於孩子呼吸,能增強胸、頸、手腕的功能。小兒的肺發育尚不成熟,相對來說含氣少含血多,加上呼吸肌發育差,呼吸時胸廓運動淺表不充分,所以肺的擴張受限制,不能充分換氣。這種不成熟狀態,從新生兒起,一直要持續到幼兒階段;而讓孩子趴著睡,小兒的體重給床以壓力,床的反作用力正好作用於小兒的胸廊,這種壓力實際上起到一種安摩的作用。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孩子肺的擴張力和呼吸肌的力量都會有一定的提高。這不僅對預防呼吸道疾病有利,而且對胸廓、呼吸肌和肺的發育也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新生兒常常發生溢奶和吐奶,讓孩子趴著睡,臉朝向一側,即使吐奶,也不至於因嘔吐物吸入呼吸道而發生窒息的危險。 但在小孩趴著睡時媽媽要注意以下問題。 1.對2個月以下,頭還不能抬起,頸還不能完全挺直的孩子,在趴著睡時,應悉心注意觀察,以免引起窒息。 2.床要軟硬合適,不能太軟,不用枕頭,面部朝向左或向右,兩上肢屈曲。 3.腳也不要只朝向一個方向,要經常改變一下腳擺的方向,以免形成「外八字腳」或「內八字腳」。四五個月的孩子能獨立選擇睡姿,從這個年齡開始,就不必讓孩子趴著睡了。 想知更多有關 嬰兒枕骨扁平,請按入這文章。 想知更多有關 嬰兒的睡姿,請按入這文章。 想知更多有關 培養新生兒自然睡眠的習慣,請按入這文章。 我也有寫Blog介紹兒童圖書,有興趣可到這網址: http://kidsbooks.sumlook.com   如想得知森綠媽媽最新的童書推介,可以到以下的臉書link和like😊😊 https://m.facebook.com/SumlookKidsBooks/ 有興趣可以訂閱我們在YOUTUBE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mlook

新生兒宜採取的睡眠姿勢

摘錄自 專業育兒手卌 一般的睡眠姿勢可分俯臥、仰臥和側臥。新生兒自己能力有限,需父母關心和幫助他去以某種姿勢睡眠。其實這3種姿勢各有利弊,無論哪一種睡眠姿勢,若是長久採用都不適宜,應時常調換體位。 在新生兒吮奶前,空腹時可以俯臥,頭面側左或面側右,不用枕頭,將其兩臂伸開,背部朝上,胸腹朝下,使心臟垂近胸骨,有利於新生兒肺的擴張,增加頭部、頸部和四肢的活動。缺點是新生兒口水不易下嚥,容易外流。由於俯臥時不易轉動頭部,口鼻易被床墊悶住,呼吸不便,可能造成窒息, 因此俯臥時,需有人在旁照看,以免發生意外 。 仰臥是新生兒經常的臥勢,仰臥有利於肌肉放鬆,內臟器官不受壓,但有回奶習慣的新生兒往往將奶噴到臉部,阻塞鼻部,有發生窒息的危險。若長期仰臥,會使枕骨平塌,變成扁頭。 在成人與新生兒講話、逗樂、給他看玩具、聽音樂以及穿衣洗臉時,都需要採取仰臥 。 側臥是一種較好的臥勢,脊柱略向前彎,呈弓狀,四肢安放舒適,全身肌肉放鬆,得到充分休息。由於心臟偏於左側,為減少心臟受壓,向右側睡為好,這樣又可適合胃的水平位元,即使發生吐奶,也不會引起窒息。但也不能長期將頭偏向一側睡,會使臉部兩側不對稱,易引起頸肌扭傷,也有造成斜視的可能。 想知更多有關 嬰兒枕骨扁平,請按入這文章。 想知更多有關 提倡嬰兒趴著睡,請按入這文章。 想知更多有關培養新生兒自然睡眠的習慣,請按入這文章。 我也有寫Blog介紹兒童圖書,有興趣可到這網址: http://kidsbooks.sumlook.com   如想得知森綠媽媽最新的童書推介,可以到以下的臉書link和like😊😊 https://m.facebook.com/SumlookKidsBooks/ 有興趣可以訂閱我們在YOUTUBE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mlook

忌忽略新生兒戶外活動

摘錄自 專業育兒手冊 我國傳統習慣是新生兒出生後1個月,房間裡不能開窗、不見陽光、更不能外出,也就是說新生兒忌戶外活動鍛鍊,這是錯誤的。西方國家的新生兒三四天就外出呼吸新鮮空氣。現代科學育兒專家主張新生兒在第2周就可以進行戶外活動。  新生兒每日應有固定時間去戶外散步,呼吸新鮮空氣進行空氣浴。出生1周後就可以抱新生兒去戶外散步,開始2分鐘,每日1次,第3周可增加到10﹣15分鐘,滿月時可以在戶外活動20﹣30分鐘。 戶外活動以春秋季為最好,冬天要在無風或風很小的時候進行。春秋季最好上午10時到下午2時之間進行,夏天在上午10時以前,下午4時以後。夏天要在陽光不太強的樹蔭下活動。冬天如果天氣不好或氣溫在10度以下就不要去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時要穿好衣服但不要太厚,包裹也不要太緊,更不要讓陽光直接照射頭部。 我也有寫Blog介紹兒童圖書,有興趣可到這網址:  http://kidsbooks.sumlook.com 如想得知森綠媽媽最新的童書推介,請到可以到以下的臉書link和like😊😊 https://m.facebook.com/SumlookKidsBooks/ 如有興趣可以訂閱我們在YOUTUBE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mlook

夫妻關係好有助育兒

摘錄自 Baby-Mo 雜誌 夫妻間是否經常為了一些育兒瑣事而爭論不休呢?例如面對市面上五花八門的育兒產品,兩夫妻對於是否需要買、值得買、買哪一款產品等都可能會各有自己的見解,甚至發生爭執,破壞夫妻關係。但其實子女的健康、教育等固然重要,但是細心想想,為了是否買一些物品而弄得夫妻不和,是否值得呢?到底甚麼才是最重要呢? 育兒過程最佳拍擋 房子要起得高,最重要是基礎打得穩固,否則起得再高、再美的房子最終也只會倒塌;家庭也一樣,夫妻是構成家庭的最基本單元,夫妻關係良好、緊密,大家有商有量,才可以提供一個有利子女成長的環境,你的丈夫,你的太太是你一生的伴侶,是你在育兒過程中最重要的拍擋,沒有了另一方的參與是不行的! 維繫感情3貼士 已為人父母的夫妻,亦可以留意以下維繫感情的3項小貼士。 1. 留意說話語氣 。為了有個「安全環境」,父母會為所有傢俬的角加上防撞軟膠;為了有個「學習外語的環境」,父母會播放外語音樂;原來更重要的,是有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實驗證明,父母爭執時的神態及聲線,均會影響子女的生理狀態,例如呼吸和心跳加速。有了孩子,一天的生活頓時忙碌多了,步伐加快,夫妻容易急躁,有時會不自覺對家人的說話變得「指令式」,忽略了對方的感受,別忘記,孩子正看著父母如何溝通呢!因此,夫妻要經常提醒自己的伴侶的語氣柔和一點,那麼,孩子也會變得溫柔和體貼呢! 2. 勿只追究原因 。又或是當孩子出現問題,例如偏食、脾氣暴躁、成績退步等,夫妻互相埋怨對方太嚴或太鬆。其實,夫妻最需要的不是「追究原因」,而是要本著大家是「拍擋的心態」,一同商量解決的方法。 3. 關心伴侶需要「保鮮」 。有了孩子的家庭,生活起居、講話話題容易集中在孩子身上,夫妻犧牲了居住的空間、個人的娛樂、休息的機會,以及二人獨處的時光,要鞏固夫妻間的關係,夫妻要定期安排二人的拍拖時間,例如預先約好一個月一次,安排由其他親人或朋友代為照顧子女,兩個人吃一頓飯、看一場電影、逛一逛公園,甚至去一個短的旅行,讓大家可以減慢節奏,專注對方的需要,互相欣賞對方對家庭的付出,以及分享近況和感受,令大家的感情常常保持「新鮮」! 為你家打好基礎 夫妻還要走的路還遠,一定要好好「保養感情」,才可以攜手教養子女,一起走畢充滿挑戰的人生路!如果此刻你正因為你和伴侶的意見不同而憤憤不平,也許可以嘗試暫時放下

不要用閃光燈給新生兒拍照

摘錄自 專業育兒手冊 新生兒出生後,家長都想給孩子拍照,作為珍貴的紀念照。有的家長為彌補室內光線不足,就用電子閃光燈,這對孩子是不利的。 新生兒在出生前經過了9個月漫長的子宮的暗室生活,因此對光的刺激非常敏感。出生以後,小兒多以睡眠的方式來逐漸適應外界的突然變化。而且,人們還發現剛剛出生的嬰兒白天睡眠比夜間多,這正是對外界環境中的光照不適應的表現。 新生兒眼瞳受到較強光線照射時,還不善於調節,同時由於視網膜發育尚不完善,遇到強光可使視網膜神經細胞發生化學變化,瞳孔對光反射不靈敏,淚腺尚未發育,角膜乾燥,缺乏一系列阻擋陽光和保護視網膜的功能。所以新生兒遇到電子閃光燈燈光等強光直射時,可能引起眼底視網膜和角膜的損傷,甚至有導致失明的危險。因此,為新生兒拍照時最好利用天然光源,或採用側光、逆光,切勿用電子閃光燈及其他強光直接照射嬰兒的臉部。 我也有寫Blog介紹兒童圖書,有興趣可到這網址: http://kidsbooks.sumlook.com   如想得知森綠媽媽最新的童書推介,可以到以下的臉書link和like😊😊 https://m.facebook.com/SumlookKidsBooks/ 有興趣可以訂閱我們在YOUTUBE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mlook

何時開始進補

摘錄自 坐月天 書100問 媽媽的疑問:自然分娩和剖腹分娩的婦女何時開始進補?是否需要分階段進補呢? 回應: 一般來說,自然分娩的產婦在惡露排清後便可以開始進補。剖腹生產的產婦應在生產後最少3至4星期才開始進食藥材燉品,待惡露排清後才開始進補。 產婦生產後,身體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當中的轉變,要先待身體機能調整好,身體才有空間去吸收其他補品。因此在產後1﹣2星期,產婦應以進食簡單易吸收、滋潤的食物和湯水為主。產後2﹣4星期,可以進食一些高蛋白質的食物,例如魚湯和燕窩都可以。產後4星期,當身體機能逐漸回復,才可以開始循序漸進地進補,可以吃一些杞子、黨參和首烏。 產婦進補還是要參考個人體質,如果進補後口乾舌燥,甚至臉上長出痘子,就要考慮是否急於進補而弄巧反拙。 此外,剖腹生產的產婦要避免吃含過高蛋白質的食物,或容易令傷口敏感的食物,,例如生魚、牛肉、雞蛋和薑等,最好待傷口復元後才進食。然後可以進食一些人參、黃芪等大補氣血的中藥,因為太早進補會導致疼血內停,影響身體機能的復元。 許多補品都添加了酒作調理,酒精會擴張血管,不利傷口癒合,所以不適合在傷口癒合最重要的第一週進補,再加上有些產婦因為產後痔瘡情形嚴重,有發炎等的現象,也不適合馬上進補,所以產婦進補不必急於一時,最好待身體狀況稍微恢復狀態才開始進補。 我也有寫Blog介紹兒童圖書,有興趣可到這網址:  http://kidsbooks.sumlook.com 如想得知森綠媽媽最新的童書推介,請到可以到以下的臉書link和like😊😊 https://m.facebook.com/SumlookKidsBooks/ 如有興趣可以訂閱我們在YOUTUBE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mlook

嬰兒枕骨扁平

摘錄自 Baby-Mo雜誌2010年7月 美國兒科醫學院曾推行「Back to Sleep」活動,建議嬰兒仰睡,以減少嬰兒猝死的風險,而大部分父母亦意識到仰睡對嬰兒而言是最安全的。然而,嬰兒持續地仰睡,卻會增加「枕骨扁平」的機會,故此,父母應了解仰睡對形成「位置性斜頭」(positional occipital plagiocephaly)或「枕骨扁平」的潛在影響,同時認識有關避免方法。 僅影響外貌不阻成長 首先,讓我們了解造成枕骨扁平的成因。當嬰兒仰睡,或頭部枕在平坦的表面上,由於嬰兒頭骨較軟,若長時間保持這個姿勢,頭骨便容易受壓,繼而造成扁平。若孩子傾向將頭轉向同一邊,那一邊的頭顱骨亦有機會變得扁平。 枕骨扁平通常在出生後2至4個月最易於察覺,這可能會令耳朵和面部的某些部位或特徵變得不對稱。然而,這只會影響外觀,不會對腦部構成損傷,也不會影響嬰孩的成長或發展。 醒來時的俯臥時間 那麼,可如何預防嬰孩枕骨扁平呢?父母可給予嬰兒「俯臥時間」(Tummy Time)。當BB醒著時,可在成人的監察下俯臥或仰臥,安全之餘,也可為BB帶來很多好處,包括預防枕骨扁平、改善頭部控制、加強上半身力量,並促進嬰孩跟隨成長階段發展,例如由俯臥翻身至平躺等。 然而,若發現BB的頭部扁平,應及早帶同孩子求醫,預防枕骨扁平及情況變壞。 鼓勵BB轉動頭部位置 要預防 枕骨扁平 , 可留意以下各點: 1.當BB睡醒時,可在成人的監察下給俯臥時間,或讓他側臥玩耍(可在BB臍帶脫落後開始) 2.每天改變BB躺在嬰兒床的方向,譬如隔天便讓BB的頭放近床尾或床頭方向 3.多改變BB的頭部位置,尤其當他時常轉動頭部的時候 4.把可活動或有趣的玩具放在嬰兒床邊,鼓勵BB將頭轉向他們非偏愛的一邊 5.BB醒來時,盡量避免讓其繼續平躺(但鼓勵BB躺睡,以減少猝死的風險) 6.減少BB乘坐汽車座椅,嬰兒座椅和嬰兒車的時間 7.不時轉換餵BB和摟抱BB的姿勢 8.當BB控制頭部動作的能力加強後,父母可改用直立式的揹帶 9.嬰兒坐在地上時,應給予支持,或考慮使用 「 學站器 」(exersaucer) 10.一般嬰兒學行車的設計是固定的,而 「 學站器 」則備有可跟隨環形活動托盤轉動的布製座椅 11.若發現BB頭部偏愛轉向某一方向,或其頸部的活動範圍有限,可向家庭醫

只能坐,不能蹲

摘錄自 坐月天 書100問 媽媽的疑問:產後的婦女,為什麼上廁所時只能坐,不能蹲? 回應: 婦女生產後,盆底肌會變得鬆弛,應該盡量坐,避免蹲,因為坐着時,盆底肌會得到承托,不用承受子官下垂的壓力。如果蹲得太久的話,會有機會引致子宮下垂。所以產婦最好在一個月過後才可蹲。 此外,婦女懷孕及分娩時,因荷爾蒙分泌和胎兒壓着母體的膀胱,可能會令盆底肌受傷,因而令母親小便失禁。所以產後進行盆底肌運動,可令盆底肌強壯、預防或改善小便失禁或下垂等現象。如果在分娩後會陰等地方需要縫合,盆底肌的訓練還可幫助傷口的癒合。 我也有寫Blog介紹兒童圖書,有興趣可到這網址:  http://kidsbooks.sumlook.com 如想得知森綠媽媽最新的童書推介,請到可以到以下的臉書link和like😊😊 https://m.facebook.com/SumlookKidsBooks/ 如有興趣可以訂閱我們在YOUTUBE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mlook

胎兒成長與營養(懷孕27﹣40周)

摘錄自 靚靚媽咪全攻略 胎兒成長與營養(懷孕27 ﹣40周) 胎兒發育情況 懷孕27﹣28周:肺部及聽覺繼續發展。平滑的腦部會發展更複離的結構和組織,如腦溝。 懷孕29﹣32周:在皮下儲存脂肪。 懷孕33﹣36周:腎及肝已可完全發揮廢物代謝的功能。胎兒體位轉向下,預備生產位置。 懷孕37﹣40周:肺及腦部已在發揮功能,但在生產後會繼續發展。除頭殼外,身體骨骼開始變硬。 孕婦吸取營養注意事項 1.孕婦可能有便秘及抽筋現象,故需補充體內水分(最少12杯流質),多吃蔬果可保持排便。同時,每天有規律地散步能幫助大便暢通 2.要注意胎兒可吸收充足營養,因胎兒增塝的速度在這時期會加快

胎兒成長與營養(懷孕14﹣26周)

摘錄自 靚靚媽咪全攻略 胎兒成長與營養(懷孕14﹣26周) 胎兒發育情況 懷孕14﹣16周:大部分的器官的發展已完成,待進一步成熟。 懷孕17﹣20周:開始發展聽覺。臍帶增長,愈趨強韌。腎可製尿。脂肪組織開始發展。男性胎兒的性器官可在超聲波檢驗中看見。 懷孕21﹣26周:肺部、腦部在活躍地發展。眼睛結構已發展。消化系統及胰臟均在發展中。五官成形,容易更像嬰兒。母親可感到胎兒在活動。 孕婦吸取營養注意事項 1.孕婦晨吐紓緩,但可能出現輕微水腫。如經醫生診斷為正常,無需過分限制鈉質的攝取量 2.攝取足夠的奧米加三酸甘油脂可幫助預防早產和幼兒過敏症 注意事項 1.結構性超聲波應在懷孕18至20周,由婦產科醫生或婦產科的胎兒診斷專家進行。檢查所用的必須為第2級程度或以上的診斷器材。 2.如要替胎兒拍攝3D/4D照片,可在懷孕後24至28周內進行 我也有寫Blog介紹兒童圖書,有興趣可到這網址:  http://kidsbooks.sumlook.com 如想得知森綠媽媽最新的童書推介,請到可以到以下的臉書link和like😊😊 https://m.facebook.com/SumlookKidsBooks/ 如有興趣可以訂閱我們在YOUTUBE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mlook

有關惡露

分娩後從子宮排出的陰道排泄物稱為惡露,惡露的量與顏色能顯示出子宮的復元速度。子宮收縮得越好,惡露由鮮紅轉褐色以及停止也越迅速。餵哺母乳能有助子宮較快恢復正常,惡露也會較快排淨。惡露排出的時間並沒有一定的標準,有些婦女會在大約14天左右停止,有些則可能持續至3或4星期。 惡露排淨前,切勿服用行血食品,如參茸、當歸、薑醋、雞酒等,因為這些食物會使惡露增加,嚴重者或可引致貧血。如惡露的顏色在1星期後仍然鮮紅、量多或惡臭,請諮詢醫護人員。 我也有寫Blog介紹兒童圖書,有興趣可到這網址:  http://kidsbooks.sumlook.com 如想得知森綠媽媽最新的童書推介,請到可以到以下的臉書link和like😊😊 https://m.facebook.com/SumlookKidsBooks/ 如有興趣可以訂閱我們在YOUTUBE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mlook

胎兒成長與營養(懷孕1﹣13周)

摘錄自 靚靚媽咪全攻略 胎兒成長與營養(懷孕1﹣13周) 胎兒發育情況 懷孕1﹣4周:胎盤、脊椎神經、腦部、心臟及消化系統均在發展。 懷孕5﹣8周:肺、下顎、上顎及鼻均在發展。手腳萌芽。 懷孕9﹣13周:腎、肝、肺、脾臟及腦部仍在發展,但已能發揮功能。 孕婦吸取營養注意事項 1.應少食多餐,保持均衡飲食 2.攝取足夠的鈣質、葉酸、維他命及礦物質 3.避免飲酒、食煙、吸取咖啡因(如飲用茶和咖啡)、進食不潔食物、高水銀魚類及不必要的藥物 4.攝取充足的奧米加三酸甘油脂可幫助預防早產和幼兒過敏症的產生 5.孕婦可能開始晨吐 注意事項 若要進行 「 早孕期多項目綜合性唐氏綜合症 篩選 」 ,必須在懷孕11周起,未足14周內這段期間進行   我也有寫Blog介紹兒童圖書,有興趣可到這網址:  http://kidsbooks.sumlook.com 如想得知森綠媽媽最新的童書推介,請到可以到以下的臉書link和like😊😊 https://m.facebook.com/SumlookKidsBooks/ 如有興趣可以訂閱我們在YOUTUBE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mlook

出產準備時間表 (產後3個月)

添購期 身體狀況: 產後3個月:感受到育兒的壓力,不妨趁天氣好的時候,帶BB外出散步。 需要的知識: 嘗試網上購物,省時方便 ﹣ 媽媽坐月期間,不方便外出購物,若需要為自己或BB添置用品,最好請 丈 夫或媽媽幫忙。也可以嘗試網上購物,網上商店一般附設送貨服務,而且可以一次過格價,省時方便 。 需要準備的東西:固體食物用具 BB4個月大起,可開始吃固體食物,宜預備一些專用烹調用具和保存器皿。雖然可以使用一般的烹調工具,但由於每次準備分量不多,專用道具會較方便。 1.固體食物烹調套裝:集齊研發、絞碎、過濾等所需用具,方便媽媽使用。 2.保存器皿:將吃剩的固體食物放入專用器皿,再放入雪櫃,可保持新鮮。 注意事項: 1.市面上不少育嬰用品都以方便媽媽為主,不妨請教媽媽朋友的意見。

出產準備時間表 (產後1﹣2個月)

添購期 身體狀況: 產後1個月:排出惡露,身體未完全復完,宜爭取足夠時間休息。 產後2個月:身體逐漸康復,開始習慣育兒生活,必要時要適當減壓。 需要的知識: 嘗試網上購物,省時方便 ﹣ 媽媽坐月期間,不方便外出購物,若需要為自己或BB添置用品,最好請 丈夫或媽媽幫忙。也可以嘗試網上購物,網上商店一般附設送貨服務,而且可以一次過格價,省時方便 。 需要準備的東西:外出及隆重場合服飾 BB出生後1個月,已可以外出了!嬰兒手推車和「媽媽袋」當然不可缺少。如果要出席隆重場合,便要為BB預備合適禮服。 1.嬰兒手推車:初生BB宜使用椅背可以隨意調校的A型手推車,方便帶BB外出。 2.媽媽袋:內附很多間格,可以放置尿片、奶粉、奶瓶等,適合媽媽帶BB外出時使用。 3.隆重場合禮服:要出席隆重場合如彌月宴,BB當然要悉心打扮,令其成為小公主、小王子。 注意事項: 1.坐月期間要充分休息,如要添置用品,可請 丈夫或媽媽幫忙 。 2.現時的新型嬰兒手推車和揹帶,各有不同功能,購買前可先做資料搜集和作比較。

有關應否儲全臍帶血

摘錄自 強生嬰兒網站   臍帶血銀行是一種程序, 寶寶出生後留在臍帶和胎盤中的血液被收集起來,冷凍, 為將來可能的醫療用途保存起來。 臍帶血被視為珍寶的原因是因為它是豐富的幹細胞來源。 幹細胞是形成血液和免疫系統的基本元件。 幹細胞可以分裂成為其他組織、器官,還有血管。 幹細胞也可以用來治療許多疾病,白血病 (血癌) 和鐮刀形紅血球貧血症等。 許多父母將臍帶血銀行視為一種醫療保險 — 如果家中有人罹患可以使用幹細胞治療的疾病。 只有妳能決定為家人保存寶寶的臍帶血是否正確。 幾個需要考慮的因素: 臍帶血的研究成果很樂觀。 雖然臍帶血尚未廣泛用來治療病患, 但臍帶血研究人員相信,在未來臍帶血可 能可以治療某些癌症、 糖尿病、脊椎神經受損、心臟衰竭、 中風及包括阿默海茲及帕金遜等神經性疾病。 寶寶可能無法以自己的臍帶血來進行治療。 如果寶寶的疾病是基因性 的 — 大多數兒童期的疾病都和基因有關  — 那他的臍帶血也會有跟疾病相同的基因構造, 因此並非合適的治療方法。 目前大多數儲藏的臍帶血 都是用來治療兄弟姊妹。 妳在公眾臍帶血銀行找到相配的幹細胞的機會比在自家人身上找到的 機會高。 根據美國國家骨髓捐獻計畫 的主要醫療官員丹尼斯康福表示 ,兩個兄弟姊妹間基因組織完全一致的機率是25 %。相對地,在公眾名單中找到相配的臍帶血的機會是 75%。 並非所有的醫生都推薦將寶寶的臍帶血保存下來。 美國兒科醫學會(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和美國婦產科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都對私人臍帶血銀行表示觀望的態度, 因為他們相信一個家庭真的會需要臍帶血的機率很小, 此外 他們支持公眾臍帶血捐贈系統(類似血庫的系統)。 然而許多醫生表示,有血癌、淋巴瘤, 免疫系統缺陷等家庭病史的人, 比其他 人更應該考慮私人臍帶血銀行, 因為他們會需要使用到幹細胞移植手術的機率比一般大眾來得高。 小叮嚀 如果妳決定透過私人機構收藏寶寶的臍帶血, 請和妳的醫生討論並開始研究臍帶血銀行。 大多數的私人臍帶血銀行會希望孕婦在懷孕中 期便簽下合約。 如果妳等太久,妳可能會需要支付入會手續費。

香港紅十字會臍帶血庫

目前除了一些私人臍帶血庫,香港紅十字會亦提供此項服務,可惜因為資金問題他們現時只在以下3間公立醫院收集臍帶血。 1.伊利沙伯醫院 2.廣華醫院 3.威爾斯親王醫院 收集時間如下: 1.星期一至星期五及星期日(公眾假期前一天除外): 上午7:30 至 晚上 10 :00   2. 一天的公眾假期或長公眾假期的最後一天: 上午7:30 至 晚上 10 :00 森綠覺得我們應該設立類似血庫般的公立 臍帶血庫,畢竟如有什麼意外,在公眾名單中找到相配的臍帶血的機會是 75%,而相對地兩個兄弟姊妹間基因組織完全一致的機率是25 % ( 見7月6日文章 )。 有興趣知道更多或有意捐款到香港紅十字會支持他們的臍帶血庫,請到以下網址 http://www5.ha.org.hk/rcbts/template?series=10&article=39

產後有哪些水果可以吃

摘錄自‘坐月天書100問’ 媽媽的疑問:產後有哪些水果可以吃,哪些避免吃比較好?可以吃榴槤嗎? 回應: 一些涼性的水果最好盡量避免或少吃,如西瓜、香蕉和蜜瓜等,但一些中性的水果,如蘋果、橙、提子是可以吃的。水果內的果糖皆為容易吸收的食物,故此產婦必須注意水果的卡路里,以免體重與日俱增。 榴槤屬於高卡路里的水果,喜歡的話,吃少許是無妨的,如果是餵哺母乳的話,就要視乎BB是否接受這種食物,當然最好盡量避免,因它含有強烈的氣味,可能會令母乳痛有榴槤味。同樣地,如母親進食含有強烈的氣味的食物,如洋葾,BB也會因為母乳含有洋葾味而抗拒飲用。因此餵哺母乳的母親應盡量避免進食含有強烈氣味的食物。

不同分娩方法的好處和壞處

摘錄自 ‘ 孕媽媽懷孕秘笈 ’ 自然分娩/順產 好處: 1.胎兒經過狹窄的產道娩出時,肺泡內的羊水會被擠出,頭部亦受壓迫,呼吸中樞獲得刺激,可增加胎兒離開母體後肺部的呼吸工能。 2.母親復原較快,亦可更快開始坐月。 壞處: 1.胎兒從產道娩出,產後陰道容易出現鬆弛,可能影響日後性生活,產後要進行收緊陰道運動。更年期過後,比較容易有子宮垂脫及遺尿的情況。 2.如有臍帶纏頸的情況,胎兒可能有缺氧的情況出現。 人工分娩 A.引產 好處: 避免胎兒在不健全的胎盤內繼續逗留,及可縮短陣痛時間。 壞處: 與自然分娩相同。 B.吸引分娩 好處: 可幫助筋疲力竭的母親娩出胎兒,及幫助胎兒頭部轉到合適的位置,儘快結束分娩過程。 壞處: 被吸引杯吸住的胎兒頭部,會有產瘤(腫起的瘤)出玩,約2、3日後自動消失。 C.產鉗分娩 好處: 與吸引分娩相同。 壞處: 有機會引致胎兒頭部受傷或引起腦障礙,必須由經驗豐富醫護人員操作。 無痛分娩 A.吸入麻醉 好處: 較簡便的麻醉方式,不會影響胎兒呼吸,但止痛效果一般。 壞處: 母親如吸入過量氣體,有機會在睡眠的狀態下生產,亦可能引起嘔吐。 B.止痛針注射 好處: 止痛效果顯著。 壞處: 過量注射會引致胎兒呼吸受到抑制。 C.硬膜外麻醉 好處: 產婦上半身是清醒狀態,可在無痛而清醒的情況下,親歷胎兒誕生的一刻,止痛效果達98﹪。 壞處: 要由麻醉專科醫生進行手術,麻醉針插入十分狹窄的範圍,潛在一定風險。可引致頭痛、腰痛,並會增加手術助產的機會。 D.陰部神經麻醉 好處: 對產婦及胎兒的影響最少,操作簡單,沒有副作用。 壞處: 持續時間較短,無法完全止痛。只適用於會陰切開時的止痛。 E.剖腹分娩 好處: 省卻經歷產前陣痛及生產的痛楚,胎兒亦避免了宮內受困和缺氧的風險。 壞處: 復原時間較長;胎兒的肺功能需要較長時間運作,才可正常呼吸。不建議多次生產(超過3胎) 注意:無論選擇那一種生產方式,必先以胎兒的安全為首要考慮 我也有寫Blog介紹兒童圖書,有興趣可到這網址:  http://kidsbooks.sumlook.com 如想得知森綠媽媽最新的童書推介,請到可以到以下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