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綠媽媽一直很欣賞德國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所以讀了「讓孩子揮灑才能的德國教育」一書,森綠媽媽欣賞這本書所介紹的德國教育理念,學習良多。但作者在此書中也有提及她對香港教育制度和文化的不滿和個人意見,森綠對這一部份則不一定同意。
在森綠媽媽面對兒子學習的問題時,我也會不斷思想究竟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森綠覺得孩子的心理健康,懂得怎樣欣賞生活,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喜歡學習的心其實比學科成績更重要,而這篇文章有不少我同意的地方,也有令我有所啟悟的要點。
書中的這一章提及了德國教育所重視的培育範疇,森綠媽媽覺得很有意思和同意,在此分享和互勉。
。。。。。。。。。。。。。。。。。。。。。。。。
摘自讓孩子揮灑才能的德國教育
別為了學科成績,犧牲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德國幼兒教育重視孩子三大範疇的發展,包括心理健康,復原能力和學習能力。
心理健康 心境開朗
心理健康不單單是沒有心理病這麼簡單,而是要在各方面健康發展,從而達到心境開朗。
孩子除了必須接受自我,包括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也要抱有樂觀的態度,才能長期感到快樂。當孩子可以不依賴別人,滿足自我需求時,他們才會有自信踏出每一步。
除此之外,孩子亦需要有良好的社交圈子,跟其他人建立良好關係,這樣才能讓孩子在心靈上有所依歸,因此社交能力也是達至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後,孩子也要有自我控制的能力,讓他們可以做到他們想做的事。
復原力強 孩子夠「硬淨」
當孩子的心靈上健康滿足,他在面對壓力和負面情緒時會有較強的復原能力。復原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孩子有[硬淨],另一個說法,也是等同孩子的自我保護機制。復原能力,是指在心理健康以外。還能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情緒,從負面的經驗中作有建設性的領略,以及從壓力中很快再次放鬆。
學習自我調節
德國幼兒教育不著重學科的知識,反而注重孩子的學習能力,也就是孩子有沒有求學時所需要的心理條件。
「自我調節」是在學習路上成功的第一步,在情緒層面上,孩子能夠欣然面對壓力和負面情緒,仍然繼續向前;在認知層面上,要堅持,要自律,不輕言放棄,才能達成自己所計劃的學習方向和目標。
自我調節是孩子內在的發展,但外在的社交發展也是校園生活重要的一環。最基本的社交發展,就是可以跟其他人融洽相處,有自己的朋友圈子,能夠受到其他人的尊重,同時亦跟老師保持良好的關係。這一點還可延伸至跟成年人合作及遵守規則的能力,但社交發展並不止於此。
如果孩子事事要求諸於他人,有可能會構成自信心低落而影響社交發展,因此獨立自主的能力也屬社交發展的一部分。
六方面評估幼童
這些有助學習的心理條件,在孩子讀小學時影響會更顯著,但其實在他們三至四歲時,已能體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德國幼稚園沒有測驗考試,但老師會每年評估孩子的心理發展。其中一份評估表PERIK (Positive Entwicklung und Resilienz im Kindergartenalltag),透過孩子在幼稚園的日常生活,評估孩子的心理發展和抗逆力。
評估分為六部分:
·社交接觸·自我調節/顧及他人
·思想獨立
·抗壓能力
·目標明確
·求知精神
1.社交:接納與被接納
我們可以透過觀察孩子跟其他人相處時的表現而評估他們能否融入同儕之間。建立社交關係重質不重量,孩子不一定要跟每個人都玩得來,只要他們本身有較要好的朋友,便已是健康社交的關鍵一步。當孩子想跟其他孩子一起玩時,有否主動開口問?當孩子在商量大家該玩什麼時,他一般是沉默不語,還是會發表意見?當有其他孩子在場時,他會選擇跟年紀相若的孩子共處,還是會偏向跟成年人一起?
2.自我調節:願意讓步
孩子守規矩,其實已是自制力的一種。他們為了維護公平和他人的利益,而「犧牲」自己想成為「第一」的意願,選擇排隊,這正是自我調節的表現。
孩子有主見是好事,堅守原則也是好事,但如果孩子之間意見不合,雙方都堅持不讓步,只會令彼此陷入困局。以玩遊戲為例,如果孩子想踢足球,但他的朋友想下棋,自制力較高的孩子,會願意在這個情況下讓步,要不跟朋友一起下棋,之後再踢足球,要不選擇跟其他人踢足球,而不會為了自己而妄顧他人的意願。
3.思想獨立:有自己的觀點
思想獨立的孩子會清楚自己的喜好和興趣,當老師或家長建議活動時,孩子會衡量自己對活動有沒有興趣而選擇是否參與。當孩子受到不公平對待時,會開口表達,為自己爭取應有的權益,而不忍氣吞聲。思想獨立的孩子,也會有自己的觀點,即使在朋輩壓力下,也會維護自己的立場和信念,不輕易動搖。
4.抗壓能力:能控制情緒
孩子的抗壓能力在於他們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緒及保持心境平靜。孩子跌倒受傷,放聲大哭是自然不過的事,但一個抗壓能力高的孩子,會比較容易收拾心情,告訴成人自己哪裡受傷、怎樣受傷等。孩子在憤怒和傷心時,會懂得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透過不同途經,例如向他人傾訴或是簡單地哭一場,讓心情盡快平伏。此外,孩子的情緒穩定,不輕易受外界事物影響心情,在遊戲時,也不會把勝負看得太重。
5.目標明確:向著任務前進
目標明確視乎孩子能否自己認清目標及向著目標前進。以做手工為例,目標明確的孩子會留心看清楚老師的示範和講解,然後依照指示,很快投入活動當中。同時,他們會較為獨立,不必老師在旁督促,也能專心完成勞作。遇到困難時,他們不會輕易放棄,而會反覆嘗試或向老師求助。孩子一旦認清了目標,便會盡力朝著目標前進,不必靠威迫利誘來完成任務。
6.求知精神:好奇並勇於嘗試
求知精神在於孩子對外界事物是否抱有好奇心,會否勇於嘗試。求知慾強的孩子,會留意身邊的事物,遇到疑問時會主動尋求答案。他們也會勇於接受挑戰,對於他們不熟悉的事物,會表現得好奇,並從認識新事物中找到樂趣。
別為了學科成績而犧牲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學業成績可以追,但有良好社交技巧、會顧及他人、思想獨立、能在逆境自強、有明確目標和求知精神,這些能助人邁向成功、叫孩子受用一輩子的心理質素,必須靠從小培養,錯過了不一定可以「訓練」出來。
。。。。。。。。。。。。。。。。。。。。。。。。
我也有寫blog 分享兒童書,有興趣請到此網址 http://kidsbooks.sumlook.com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