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培養新生兒自然睡眠的習慣


摘錄自 專業育兒手冊

有些新生兒出生後,睡眠規律尚未形成,該睡覺時不睡,甚至哭鬧,人稱「扭眼瞓」,只有大人將其抱起,拍拍搖搖,或者含著乳頭才能入睡,這習慣是大人給養成的。

新生兒大腦發育還不健全,出生後幾乎大部分時間都處於睡眠狀態,每天大約有18﹣22小時在睡眠中,只有短時間清醒。清醒後很快就會感到疲倦,這時孩子常以「哭」表示他累了,只要環境安靜、舒適,片刻後孩子就本能地自然入睡。

可是有許多家長最怕孩子哭鬧,常常是孩子一哭就抱起來。其實,「哭」是新生兒的本能要求。當孩子哭時,家長要分析一下哭的原因。一般新生兒在吃飽奶後又無其他不舒服(如尿片濕了,皮膚皺褶處濕了等)時,哭鬧常常是疲倦的表示。如果這時大人總是抱著孩子拍、搖等,倒是破壞了孩子本能的自然睡眠的調解規律,而形成新的條件反射。這樣,孩子以後則必須在大人的拍、搖情況下才能入睡,漸漸地養成「扭眼瞓」的壞習慣。

所以,當新生兒確實是因為疲倦而哭鬧時,可採用以下方法誘導孩子自然入眠:首先,媽媽要靠近孩子,並發出單調、低弱的嗷嗷聲;或在BB睡前播放柔和輕慢的音樂,久而久之讓BB形成條件反射聽到這些音樂就知道該睡覺了;或者將孩子的單側或雙側手臂按在他的胸前,保持在胎內的姿勢,使孩子產生安全感,他就會很快入睡。這樣,孩子慢慢地就養成自然入睡的習慣。

另外,新生兒的臥室空氣要新鮮,睡覺前要洗臉、洗手,被褥要清潔舒適,清洗臀部,換好尿片,餵足量的奶,這些都有利於新生兒睡眠習慣的養成。


想知更多有關 嬰兒枕骨扁平,請按入這文章。

想知更多有關 嬰兒的睡姿,請按入這文章。

想知更多有關 提倡嬰兒趴著睡,請按入這文章。



我也有寫Blog介紹兒童圖書,有興趣可到這網址: http://kidsbooks.sumlook.com

如想得知森綠媽媽最新的童書推介,請到可以到以下的臉書link和like😊😊
https://m.facebook.com/SumlookKidsBooks/

如有興趣可以訂閱我們在YOUTUBE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mlook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嬰幼兒食物:紅菜頭南瓜茸

嬰兒在6月大後已不能只靠奶得來的營養,特別是鐵質,而森綠媽媽認為吃太多的肉類不太好,所以讀了很多有關食物營養的書,發現紅菜頭是含有高鐵質的植物,所以不時讓森綠嬰兒吃,但紅菜頭有一種青澀味,不是很多人可以接受,所以森綠媽媽便試用南瓜跟紅菜頭混在一起讓其更容易入口。 材料: 1. 紅菜頭 (約1/3個,視乎其大小) 2. 南瓜 (分量為紅菜頭的兩倍) 做法: 1. 把紅菜頭,南瓜切粒,隔水蒸約20分鐘,用叉壓成茸或用攪拌機攪成茸。 建議可以加入之材料: 1.豬肉/雞肉/芝士/蛋 2.森森媽媽有時也加一些深綠色蔬菜 營養要點: 紅菜頭: 紅菜頭英文稱Beetroot,學名為Beta vulgaris L.,它的葉脈和葉柄都帶紅色,根部脹大成圓球形,這種蔬菜適宜生長在冷涼氣候,在香港天涼季節也可以栽種。由於根部含糖粉很高,所以在北歐地區沒有甘蔗,就用它來造糖。 於街市或超市選購紅菜頭,可以挑外皮光滑結實的,若是皺皮則是乾水貨色了。買回家之後洗淨,待乾後放入雪櫃可保存很久。 作為一種護肝的食物,紅菜頭可說是首選。在歐洲民間與草藥治療師的心目中,紅菜頭的地位就好比中國的靈芝,是用來進貢的寶物。 紅菜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其錳含量是所有植物中最高的,錳可與鐵結合成肝臟和紅血球所需的養分。同時100克紅菜頭所含的葉酸,已足夠一個人每日所需的 50%,而葉酸又是身體製造紅血球不可缺少的物質,可見其補血功能很強。據研究發現,從紅菜頭萃取的結晶物質具有抑制血中脂肪、協助肝臟細胞再生與解毒的 功能云云。 以紅菜頭入饌須先刨皮,由於紅菜頭帶鹼性,所以雙手在處理過程中沾上的紅色汁液不易洗去;碰到這種情況時不妨先用檸檬汁擦手再洗,就容易洗得乾淨。 紅菜頭在歐洲地位媲美中國的靈芝,紅菜頭鐵質豐富有助補血,且葉酸含量高有益幼兒(或孕婦胎兒)脊椎發育,不過它受歡迎的原因不止這些。 紅菜頭纖維極高,能幫助消化,促進腸胃蠕動。其含豐富鉀、磷、鐵、維他命B12,是婦女和素食者補血的最佳天然食品,長期食用還有助降血壓。 紅菜頭除了根部豐含營養,原來紅菜頭葉的營養價值更高,比對營養成分,紅菜頭葉在鐵質、鉀質 、鎂質及纖維的含量,都高於紅菜頭。而且葉子可用來生吃,粗粗的食用纖維有助清腸排便。此外,還可用來煲水,有排毒功效,值得一試。

DIY 農曆新年小裝飾:做大吉盆栽的親子活動

森森媽媽有時會教小朋友做一些小手工。在今年的農曆新年便為4﹣8歲的小朋友設計了小右圖(有桃花,大吉)的小擺設。 但森綠小朋友只有兩歲多,所以只讓他做了大吉那部分,當和媽媽一起完成時,森綠小朋友很開心,所以森森媽媽在此推介這親子活動!做法很簡單,可以讓小朋友動動手指,而且完成品也蠻好看:) 材料: 1.橙色手工紙 (用作大吉) 2.綠色手工紙 (用作綠葉) 3.咖啡色的手工紙 (用作花盆) 4.紅色手工紙 (用作揮春,可以用已用過的利是封) 5.金色手工紙 (用作背景紙,底紙) 6.”福“字貼紙 (或可自己寫上) 7.圓形打孔機 (或可自己剪) 8.雙面膠貼,有foam的雙面膠貼,膠水 ,剪刀 做法: 1.大人:先剪出背景紙(約14cm X 10cm)和綠葉 2.小朋友:用圓形打孔機打出6﹣7個圓形大吉 3.大人和小朋友:大約設計大吉和綠葉擺放的位置 4.大人和小朋友: 為3個大吉貼上有foam的雙面膠貼,讓其更突出,更有立體感 5.大人和小朋友:在背景紙上,先用膠水貼上綠葉和其餘大吉 (做綠葉時,可以用手拍輕接讓上部分揭起,而只用膠水於下半部分,這樣便很有立體感) 6,小朋友:貼上有foam的雙面膠貼的大吉 7.大人:依盆栽大小,剪出花盆 8.大人:依花盆大小,剪出用作“福”字揮春的正方形 9.大人或小朋友:可以在紅色揮春上,寫上“福”字或貼上“福”字的貼紙 ,貼在花盆上 10.小朋友:把已貼上揮春的花盆,用有foam的雙面膠貼貼在背景紙上。 森森媽媽也有寫BLOG分享幼兒圖書推介,可以到 Kids Books 的blog 看看 :) 如想得知森綠媽媽最新的童書推介,請到可以到以下的臉書link和like😊😊 https://m.facebook.com/SumlookKidsBooks/

紅菜頭粟米茸

在 薄扶林有機農夫 的網站讀到一篇文章,得悉紅菜頭的營養價值很高,但有一種青澀味,森森媽媽選了粟米配之以減少青澀味,效果不錯! 薄扶林有機農夫 的網站值得推介,有興趣可以其網址流覽或按前面的連結。 材料: 1. 紅菜頭 (約1/3個,視乎其大小) 2. 粟米 (半條) 做法: 1. 把紅菜頭切粒,加入然後粟米粒,隔水蒸約20分鐘,用叉壓成茸或用攪拌機攪成茸。 建議可以加入之材料: 1.豬肉/雞肉/芝士/蛋 2.森森媽媽有時也加一些深綠色蔬菜 營養要點: 紅菜頭: 紅菜頭英文稱Beetroot,學名為Beta vulgaris L.,它的葉脈和葉柄都帶紅色,根部脹大成圓球形,這種蔬菜適宜生長在冷涼氣候,在香港天涼季節也可以栽種。由於根部含糖粉很高,所以在北歐地區沒有甘蔗,就用它來造糖。 於街市或超市選購紅菜頭,可以挑外皮光滑結實的,若是皺皮則是乾水貨色了。買回家之後洗淨,待乾後放入雪櫃可保存很久。 作為一種護肝的食物,紅菜頭可說是首選。在歐洲民間與草藥治療師的心目中,紅菜頭的地位就好比中國的靈芝,是用來進貢的寶物。 紅菜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其錳含量是所有植物中最高的,錳可與鐵結合成肝臟和紅血球所需的養分。同時100克紅菜頭所含的葉酸,已足夠一個人每日所需的50%,而葉酸又是身體製造紅血球不可缺少的物質,可見其補血功能很強。據研究發現,從紅菜頭萃取的結晶物質具有抑制血中脂肪、協助肝臟細胞再生與解毒的功能云云。 以紅菜頭入饌須先刨皮,由於紅菜頭帶鹼性,所以雙手在處理過程中沾上的紅色汁液不易洗去;碰到這種情況時不妨先用檸檬汁擦手再洗,就容易洗得乾淨。 紅菜頭在歐洲地位媲美中國的靈芝,紅菜頭鐵質豐富有助補血,且葉酸含量高有益幼兒(或孕婦胎兒)脊椎發育,不過它受歡迎的原因不止這些。 紅菜頭纖維極高,能幫助消化,促進腸胃蠕動。其含豐富鉀、磷、鐵、維他命B12,是婦女和素食者補血的最佳天然食品,長期食用還有助降血壓。 紅菜頭除了根部豐含營養,原來紅菜頭葉的營養價值更高,比對營養成分,紅菜頭葉在鐵質、鉀質 、鎂質及纖維的含量,都高於紅菜頭。而且葉子可用來生吃,粗粗的食用纖維有助清腸排便。此外,還可用來煲水,有排毒功效,值得一試。 每吃一杯紅菜頭,攝取葉酸量有 148 微克、鉀質 442 毫克、鐵質 1.09